你知道在中国出生是一件多么幸运且幸福的事情么?中国的新生儿可以享受最全面的医疗照顾、可以拥有最平等的家庭关爱。可是,在非洲的很多国家,婴儿的出生、尤其是“巫童”的出生,会被视为“不详”,他/她会遭到整个家庭抛弃。
九年前,一位非洲志愿者将水与零食赠送给一名瘦骨嶙峋的“巫童”,供他裹腹。这一幕被志愿者同行的人拍下以后,发布在网络平台上与大众分享,迅速引起热议。
大家称这名“巫童”为“讨水男孩”,他的身上发生过哪些故事?为什么那么小的年龄,会沦落到无人看管的地步?一切都要从非洲的迷信思想开始说起。
一、 巫童的来源
提起非洲,相信大家对它的第一印象还是贫穷、落后等。其实与经济方面相比,非洲人的封建思想才是那把“杀人不见血的刀”。非洲不同派别的教会,会让牧师利用当地人的迷信思想,通过找出“巫童”的手段来树立威信,以此吸引更多的信徒来扩张自己的势力。
展开剩余92%那什么是“巫童”呢?若新出生的婴儿恰好赶上家里发生一些不幸的事情,就会被牧师认定为“巫童”。这样的孩子被认为是有邪灵附体,需要接受“净化”,而净化是牧师向该家庭收取一定费用来进行“驱魔仪式”。
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加信徒对自己的臣服,还能借机敛财,在很多地方驱除“巫童”已经形成一条利益可观的经济链条。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健康婴儿,无缘无故就被指定为“巫童”。光是刚果这个国家,就有超过5五万名儿童被指认成“巫童”。
众所周知,大多数非洲家庭的经济条件都很落后,现实根本不允许他们抚养多个孩子。也许有人会问,经济条件不好为什么还要将孩子生下来?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非洲政府的鼓励与“性观念”的开放程度。
在非洲经济发展还不错的时候,当地政府为每个新生儿补贴500美金(折合成人民币3000元左右)。对于贫困的非洲家庭来说,这些钱无疑是一笔“巨款”,有多少黑人辛苦赚钱也得不到这些佣金。
非洲人工资很低,大多数人的月工资在600元人民币左右。有学历或者管理人员的工资也仅有1000多元人民币。相比之下,生孩子就容易多了,所以贫困的非洲家庭会铆足了劲以生孩子为谋生手段。
反观我国,为了鼓励“三胎政策”的实行,虽然已经从医疗、贷款、助学等多方面为百姓们减轻生活压力,但是依然没有太多的人愿意多生孩子。毕竟我国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要比非洲贵得多。
尤其是随着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以后,如何“养好”孩子才是中国父母首要考虑的问题。而养好孩子所需要花费的金钱与精力根本不是那些补助就能弥补得了的。
同时,非洲国家的“性开放”观念使得年轻男女根本不将“生孩子”当成人生“大事儿”。如果发现自己怀孕,她们根本不会考虑“要不要生”、“怎么抚养”等问题,甚至连去做人流的钱都不舍得花。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当这些父母发现自家孩子被判定成“巫童”以后,很多双亲其实是求之不得的,他们根本不会“浪费”钱财为孩子“净化”,反正家里孩子多的是。
这些狠心的父母会直接将“巫童”抛弃,任其自生自灭。更泯灭人性的是,很多无能的父母甚至将家庭的贫困与苦难都归咎于刚出生的婴儿身上,他们会将汽油和石油倒入“巫童”的耳朵和眼睛中,达到驱赶邪灵的目的。
在非洲这种落后的社会环境下,没有人能真正意识到“巫童”就是教会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大家对这种事情屡见不鲜,他们看到“巫童”就像看到瘟神一样,避之不及,深怕自己会遭遇不幸。这般冷漠的态度下,怎么会有人去帮助那些“巫童”呢?
二、 讨水男孩的幸运
故事开篇提到的“讨水男孩”就是一位被家庭抛弃的“巫童”。他从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就被亲生父母扔到大街上去,靠着在已经发臭的垃圾桶中捡一些相对能食用的食物为生。偶尔会碰见好心的游客给他几块面包,于小男孩而言这样的食物已经是“饕餮盛宴”了。
在这种残酷的生存环境下,“讨水男孩”流浪了8个月,他几乎瘦得不成人样。全身上下只有一个“大脑袋”,肚子早就饿得瘪陷下去,根根肋骨分明。他就这样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走着,只为了找到一丁点支撑自己活到明天的食物。
幸好一名“天使”降临到“讨水男孩”身边拯救了他。2016年,丹麦女孩Anja与朋友一起来非洲旅游,当她与援助非洲的志愿者队伍认识以后,临时改变目标,决定成为志愿者当中的一员。
Anja与志愿者们一起去尼日利亚参加扶贫接力计划,她第一次真正意识到那里的贫困与绝望。站在尼日利亚的街头,Anja看到当地居民全都住在由泥巴墙建造的简陋房子中,几乎每家都有五六个孩子。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这些孩子大都无法接受最基本的教育,他们只能三五成群地在街上游荡。若能从垃圾堆中翻找到一些废旧的自行车钢圈,就能乐此不疲地玩上好几天。
有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人,会将吃剩下的食物扔进垃圾桶,而这些残渣剩饭足够那些孩子“享用”。每当Anja看到这些,心中都有些难过。她无法做得更多,只能将随身携带着的食物分给孩子们。
后来,Anja遇见了一个小男孩,他正在路上晃晃悠悠的走着,可能下一秒就会晕倒。这名小男孩身上连一件完好的衣服都没有,他酿酿锵锵走到Anja的脚边,抬头眼巴巴的看着她,乞求对方给自己一些吃食。
看到眼前可怜的小孩,善良的Anja第一时间掏出背包中的矿泉水,拧开瓶盖、蹲下身去喂他。小男孩感受到Anja的善意以后,拼命的吮吸着,生怕被剥夺活下去的资格。
这时,有人在旁边提醒Anja说:“他是一个“巫童”,你要远离他,不然就会倒霉的……”Anja根本不去理会别人的提醒,她又从背包里掏出饼干送给小男孩吃。看着眼前一副营养不良样子的小孩,Anja的心中十分不是滋味,她知道这个孩子一定是很久都没有吃过东西了。
于是Anja将身上所有的饼干都赠送给他,希望能帮助小男孩维持一段时间。可是Anja刚离开没多久,一直在附近“等待”的非洲小孩就直接将小男孩手中的食物抢走,并将他推倒在地。本就虚弱的“讨水男孩”根本站不住,他在地上连哽咽的力气都没有。
远远看着这一幕的Anja再也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她决定要照顾小男孩一段时间。起码自己在非洲的这段日子,Anja要保证他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她跑过去将其抱起来带回住处,为他清洗掉身上的泥土。
Anja发现小男孩的身上有多处创伤,因没有及时医治已经遭受感染。
她赶紧为他换上干净的衣服,带去医院做一下全身检查。医生说:“正常2岁大孩子的体重应该在20斤左右,可是小男孩只有5斤。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身体其他机能已经出现极度萎缩的情况,能不能活下去还是一个未知数…… ”
很多新生儿的体重都不止5斤,而这名小男孩却仅有五斤。可想而知,从他出生落地的那一刻开始,就从来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照顾与关爱。Anja将小男孩带回家,细心地照料着。
由于孩子的胃口一直属于饥饿状态,Anja一开始不敢给他吃太多东西,担心小东西的身体无法负荷。更何况,Anja并没有做母亲的经验,她并不了解照顾孩子的方法。幸运的是,经过半个月左右的调养,小家伙出现好转的趋势,脸上逐渐圆润起来,身体也越来越强壮。他的眼神不再是当初那般呆滞,而是充满对未来的希望。
三、 幸运重生
Anja为小男孩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希望”——“Hope”,这名好心的志愿者就是“Hope”生活的希望。两个人在朝夕相处的日子中,产生了十分深厚的亲情,尤其是小Hope,他极其依赖Anja,不肯离开她身边一秒钟。为了给Hope更全面的照顾, Anja决定收养他。
这件事情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尤其是Anja的父母,二老不想让自己还未出嫁的女儿被“养子”拖累,可是她说:“这是我深思熟虑以后决定的,Hope实在太不幸了,如果我弃之不顾,良心会受到一辈子的谴责”。
在Anja的坚持下,她为Hope办理了相关领养手续,二人成为法律上的母子关系。拥有家庭温暖以后,小Hope的性格逐渐变得活泼开朗起来。虽然他的肌肉还有些萎缩,没办法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运动,但是在Anja妈妈的悉心照顾下,其身体已经逐渐恢复,不仅能上学接受教育,还可以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每天夜里,Anja都会给小Hope讲故事,哄他入睡。周末休息的时候,Anja妈妈还会带Hope去参加足球比赛,为他呐喊加油。在妈妈的陪伴下,曾经那个奄奄一息的小男孩已经变成一个阳光健康的顽皮鬼。母子二人的生活,简单又幸福。
与Anja一起做志愿者的朋友将二人初次相识的照片与故事发布到社交平台上,瞬间登上热搜榜。大家在同情小Hope遭遇的同时,也为他感到庆幸,毕竟不是每一个“巫童”都会遇见自己的希望。
为了聊表自己的心意,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国的爱心人士,会为小Hope邮寄一些生活用品与学习用品。Anja 被这些陌生人的爱意深深地感动着,她决定将爱心延续下去,还因此成立一家非洲儿童救助机构,专门收养那些可怜的“巫童”孩子。
那些一直被视为“不详”的孩子在救助机构中能得到最好的保护,他们在那里享受着平等的关怀与权力。很多志愿者也会主动过来帮助Anja,他们奔走呼号,想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巫童”真相。
不过,这件事情的难度远比大家想象的困难。非洲的封闭思想根深蒂固,当地人将所有生活希望都寄托在教会身上,救一个孩子容易,改变一个民族的落后思想却要难得多。Anja和志愿者们只能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去解救那些可怜的孩子。
其中,Hope的年龄最小,但是他已经能帮助Anja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将穿不了的衣服打包好,再捐助给其他孩子;比如和其他哥哥姐姐们一起宣传援助非洲“巫童”,让大家不必再遭受牧师的蒙骗。
能生活在救助机构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见了Anja妈妈,就有了新的人生。可是还有很多“巫童”孩子正在遭受无端的虐待与残害,解救那些可怜孩子的道路无疑是艰难且漫长的。Anja认为:只要孩子们能获得平等与呵护,做什么都值得。只要有爱,就有希望。
四、 非洲的未来
为什么非洲的经济与思想都如此落后呢?按说非洲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十分丰富,还有大量的稀有金属矿藏,无论发展哪一项都是生财之道。实际上,非洲目前的情况与历史因素息息相关。
首先,非洲在早年间被欧洲列强瓜分,经济结构遭到极大破坏,各项事业都只能为殖民者提供服务。这直接导致后来的非洲经济结构单一失衡,工商业都很薄弱。而且,列强在掠夺非洲的资源时,还将当地壮丁掳走,直接造成青壮年人力的流失,对国家后续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破坏。
其次,列强在瓜分非洲时,将非洲人民按照边界划分的方式进行整合。这使得非洲独立以后,内部依然有极其严重的矛盾冲突。近些年,非洲国家之间的战乱不断、仇杀事件经常发生,国内局势不稳定、法律不健全,经济建设就无法有效进行。而这些都是直接影响老百姓生活条件的直接原因。
最后一点,非洲除了个别国家发展的还不错以外,大多数人们的生活依旧以原始的方式为主。因为非洲物产比较丰富,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到处都是,他们饿了就随手采摘来吃。这种看似便利的条件使非洲人逐渐养成懒惰的习性。当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以后,他们依旧改不掉这种消极怠工的情况,只能被时代抛弃。
同时,本就所赚不多的非洲人还格外喜欢享受,他们发工资以后立马就跑去“潇洒”,没几天就将一个月的工资花光,更别提养成储蓄习惯。而国家的投资建设又需要百姓们的储蓄做支撑,所以社会发展缺少必要资本,非洲经济就陷入贫穷的循环。
其实,全球很多国家都对非洲的经济施以援手。不过,外部因素再帮助,也需要非洲自身努力才行。只有经济基础发展起来,上层建筑才能相应改变。相信到时候自然会减少很多“巫童”事件的发生。希望所有孩子都能摆脱封建迷信的戕害,拥有一个开心快乐的童年。
发布于:天津市